首页 > 观点 > 正文

南方日报:大数据风光无限的另一面

2019-03-20 11:12:57 来源:南方日报

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刚说了想吃什么,手机里就蹦出它的推荐;刚搜了要买什么,社交媒体中就出现它的广告。

《IT时报》记者耗时3个多月时间,模拟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多轮测试,结果发现外卖APP疑似“偷听”自己日常说话。从测试情况来看,当表达自己想吃什么之后,在随后数分钟到数小时时间里,出现相关推荐的概率高达60%—70%。

对此,被点名的公司回应称“监听”是一种无端猜测。从目前的调查进展来看,的确还没有证据直接指向“监听”。不过即便当作“巧合”来看,这样的“巧合”也令人浮想联翩,毕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就拿一些真凭实据的案例来说明吧。不久前,有人发现当某金融APP在手机后台运行时,用户使用银行类APP进行截图,就会被存储在该金融APP的缓存中;这几天,一旅游APP再次被曝出“大数据杀熟”,同样一张飞机票,在不同用户那里显示的价格不同,即便卸载后重新安装,价格也有所变化。

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营销”了。你输入速度是快是慢,一个页面看了几次,停留了多长时间,在什么时间看了什么,它都能一一记录分析,适时向你推荐。通过精确的算法给用户画像,进而对用户提供服务,这当然没错——问题是,大数据这样做的时候,有显著征求用户许可吗?得到同意了吗?

大数据风光无限的背后,却存在收集利用上的种种不规范。甚至,大数据和个人隐私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某明星创业者就曾公开表示,“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许多APP都设置了一揽子打包授权,你不同意,就没法注册使用。

大数据是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它涉及采集到应用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质量、数据隐私以及数据采集范围等多个方面,以及数据使用尺度、使用规范的种种细节。目前,无论是《网络安全法》,还是政府对个人信息的司法解释,虽然越来越重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但依然缺乏对大数据的明晰规定。期待个人信息保护能有实质性进展!(青的蜂)

关键词: 大数据 风光 另一面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23326号-29
联系我们: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