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铜绿山矿“3·12”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已挂牌 让企业认知“生态有价”

2021-10-31 17:22:11 来源:湖北日报

10月18日,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微风吹过,野草飘扬,很难再找到4年前溃坝事故造成的痕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铜绿山矿“3·12”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已挂牌,生态修复工程正抓紧展开。

让企业认知“生态有价”

“我们脚下踩的土地,都埋藏着铜、铁、金等矿产。”车行至大冶有色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黄石市生态环境局法规科科长尹小民说,不远处,正是历经千百年开采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尹小民介绍,通过走访企业和村民、查阅当年资料,认定溃坝事故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符合索赔情形。“要尽快启动生态修复,阻止重金属迁移,否则很可能会继续污染地下水。”

“时间久、范围广,不仅鉴定评估难,而且修复殊为不易。”省生态环境厅法规处副处长任峥介绍,由于土壤污染为不均匀渗透,合理鉴定、测算出污染范围、程度等,绝非易事。

更为困难的,是让企业认知并且接受“生态有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在全省都是新鲜事物,黄石也未开先例。尹小民说,在多方合力下,大冶有色从不理解逐渐改变态度。

“我们更希望以磋商方式完成索赔,如果磋商不成,还要走诉讼程序。”任峥多次与企业相关负责人沟通。最终,大冶有色同意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并于今年1月委托武汉大学开展鉴定评估。

检测百余个样品明确修复方案

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侯浩波从事矿山生态修复研究,已30余年,并一直在探寻和试验大冶尾矿库的治理之策。

“在开展评估前,我们已对污染地块取样监测。”侯浩波介绍,历时近半年,取了115个地表水、土壤、周边环境样品,最终对污染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侯浩波分析,将污染风险控制在现有范围内,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人工干预让重金属晶格化,使其稳定回归大自然,可将风险降至最低。”

修复方案明确,通过构建垂直防渗墙,阻止重金属横向迁移,同时建立柔性抗渗阻隔层,阻止重金属随地下水纵向迁移。工程初步预计明年6月底完工,后期可种植经济作物,如棉花和蓖麻,对重金属都有较强的耐性。

大冶有色矿业分公司安环科科长吴志坚说,此次事件让大冶有色更为警惕环境风险。

尹小民介绍,这次案件也让更多企业认识到,破坏环境,不仅要面临行政处罚,还要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关键词: 铜绿山矿 生态修复工程 挂牌 企业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23326号-29
联系我们: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