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资3亿元学费全免 三年招收2000人: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启动
2020-07-29 10:09:22 来源:中国商网
能够走入校园、继续接受教育,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走入校园的那一刹那,或许就是他们命运的转折点。
7月18日,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揭牌暨招生启动仪式正式举行。这是一所由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资近3亿元创办的慈善性质学校,计划三年内招收2000名学生就读,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掌握安身立命的就业技能。
贫困家庭学生费用全免
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这里曾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有“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脱贫看东乡”的说法。对于东乡县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来说,接受职业教育以掌握一技之长的机会来之不易。
近些年来,在当地政府和碧桂园的共同帮扶下,东乡县的教育条件已得到大幅改善。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的创办,为更多贫困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提供了能够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碧桂园集团在国务院扶贫办、广东省扶贫办以及甘肃各级政府的指导下,秉持着“纯慈善、全免费”的理念,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将免除一切费用。
今年,学校首开建筑工程施工、汽车美容与装潢、物业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会计六个专业,计划招生500人,面向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以及具有初中同等水平、符合录取条件的其他社会人员。学校计划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配备教职工73人、教师42人,其中同时拥有企业工作经验与教学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21人,能在指导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实践经验,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掌握就业一技之长。
这并不是碧桂园集团第一次对东乡的孩子们伸出援手。2018年5月,碧桂园集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与东乡县结对助力精准扶贫,立足东乡实际,推进“4+X”扶贫模式,而教育扶贫就是其中的一大动作。
据了解,碧桂园集团出资1700万元援建东乡县龙泉学校,翻建了一栋四层双向教学楼,新建一栋四层双向宿舍楼,使学校在原有的办学规模基础上扩招200名学生,并解决了316名学生的住宿问题。此外,碧桂园还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东乡县贫困户学生捐助358.1万助学金额,帮扶贫困户家庭学生1142名,通过教育扶贫,帮助东乡从根源上消除贫困。
从根源上铲除贫困的种子
“扶贫必扶智”,教育能够帮助人开阔学识和眼界,并掌握就业和生存的技能。正所谓“一人成才,全家脱贫”,教育扶贫在助推脱贫攻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扩大职业教育学校在农村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旨在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碧桂园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点。投身扶贫公益事业十余年来,碧桂园通过创办免费学校、设立教育助学基金、乡村教师培训等举措,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掌握就业技能,并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据了解,碧桂园共创办了国华纪念中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三所慈善学校,向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主动改善帮扶县学校的办学条件,如在东乡县援建龙泉学校,在河北11所学校内开展“3+3”教育扶贫行动,为学校配备操场、厕所、水井“三大件”和冰箱、微波炉、净水设备“三小件”,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
此外,碧桂园还设立了爱心助学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2018年,国强公益基金会收到了碧桂园集团员工28002人的捐款1150万余元,用于结对资助6724名贫困学生。2019年,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合作上线的“碧桂园·光华助学金”网络众筹活动中,共有176个单位、爱心团体参与,超14万人进行捐款,影响力深远。
除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也非常关键。据了解,碧桂园利用好国华纪念中学的教育资源,推广碧桂园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模式,并发挥下属教育集团博实乐的名师资源,对帮扶县开展教研座谈、乡村教师培训等活动,着力提高帮扶县的教育水平。
受制于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匮乏、教育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脱贫”一词对于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企业应积极肩负起社会责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见习记者 秦楚翘)
关键词: 学费全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