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专家:别给95后贴标签 他们只是时代的“多棱镜”

2018-11-27 15:34:55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 记者 林迪】

“大众对这个人群的了解太片面了。其实,95后不仅仅是二次元、宅...他们是非常丰富的一个群体。”11月25日,在第三届腾云峰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室副主任田丰表示。

据悉,腾云峰会始于2016年,由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推动互联网业界和学界的交流,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本届腾云峰会则从敦煌、二次元、95后、银发族四个主题展开。

环球网科技记者就95后和互联网等相关内容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室副主任田丰。

“其实,95后不仅仅是二次元。有些人老说95后宅,其实宅的只是一小部分人,我们总爱拿典型案例去代表一大群人,95后是非常丰富的群体,但是我们现在倾向于用很简单的词汇去概括他们。”在田丰看来,大众对95后这个群体了解的太片面。

但在他的调查和研究中,这个群体还是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特点:

95后特别愿意买会员

“经历了最初的互联网时代的70后、80后认为,互联网的特质是免费,有收费的尽可能规避,包括软件,视频和游戏。95后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他们认为,这个东西值得我花钱,现在的95后买各类视频网站的会员,他们对网络世界的认知跟我们不一样, 95后就是愿意为符号花钱。”田丰解释道,“一方面,95后生活在相对充裕的时代,他们有机会获得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他们的版权意识较强,他们喜欢这个东西就愿意买一个正版的,而不是买一个盗版的。”

作为一个95后,皮皮(化名)对环球网科技记者表示,“买会员主要是考虑到原因是,可以减少时间浪费,还可以享用尽可能多的资源。会员费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对具体平台的印象和用户体验最重要。”

“与节目相比,弹幕才是主体”

“70、80后打开视频先关弹幕,90、95后打开视频是先开弹幕,这是一个明显的差异。”田丰指出,95后看弹幕看得津津有味,在弹幕中得到自己的话语权,这个空间70后绝对不会占领,这里没有成熟的成人规则。

从青年人特立独行的角度讲, 他认为,95后、00后有意识地在规避主流社会的符号,现在95后有更多的空间,这个空间在网络文化中是没有被主流文化所占领的,他有更多的话语权,所以他会更多地追求在网络中发声。

分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的丁靚琦在分享其研究成果(《狂欢与理性:从弹幕看95后青年媒介表达》)时指出,95后群体在使用弹幕时的媒介表达动机和特性有五大点:

从媒介表达动机来看,第一,95后群体在弹幕中的狂欢心理,有加油打气类的、报道打卡类的弹幕非常多,占十分之一。第二,95后在弹幕中的游戏心理,他们可能是通过发弹幕这个行为有一种创造的快感。

从媒介表达特性来看,第一,95后群体使用弹幕的能动性,虽然弹幕看似与视频文本竞争用户的注意力,但是用户在实际表现中兼顾这两方面,他们像多任务处理器,有些用户认为弹幕比节目还好看,弹幕才是主体。第二,95后群体在弹幕中的自我表达,有七成多弹幕内容都是用户个人的情感、意见或者评价。第三,95后群体在弹幕中是一种理性表达。

她表示,95后群体并没有社会认定的幼稚无脑,弹幕内容又没有那么低俗,也很少有骂战,他们往往倾向于发现错误和漏洞加以解构和修整。

据了解,她利用python实现了腾讯视频弹幕爬虫工具,抓取十期节目《创造101》的弹幕数,以文本为单位进行整理,最后随即抽取20个文本,2421条弹幕作为样本。她的研究数据显示,弹幕发布者理性思考的占比高达66.63%。

95后特别想创业,是有原因的

“我们之前做过调查,95后特别想创业,他们觉得,这件事我能干,我为什么还要给你打工,我可以自己当老板。现在的企业一聊到员工流失,第一反应就是95后流失太严重,很多企业家对此也特别头疼。但这也反应出95后的特点——敢于挑战自己。”田丰对记者表示。

他指出,70、甚至80后更多是遵从主流的人生规划——上大学,参加工作,在一个工作单位里结婚生子,买房子。但是95后已经不愿意走这种常规流程,他们会更想去创业。为什么?除了国家政策和家庭物质基础的支持外,其实这背后还反应出一个问题,就是社会整体机会的减少,那么,创业有可能会成为在他们人生中,缩短取得成功时间的一个选项。

关键词: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23326号-29
联系我们: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