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短视频和直播是“有乐趣的经济活动” 人们也流连忘返
2020-03-20 15:26:29 来源:中国经营网
疫情之下,不少社会及经济活动受到限制,而以短视频和直播为代表的新的传播方式却逆势增长。
3月19日下午,由中国经营报社与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短视频直播助力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长期从事视听传播研究的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红说道:“短视频和直播最大程度地调集了人们参与的热情,也就是创造与活动的热情。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短视频、直播对中小企业经济复苏的这种价值。”
王晓红认为,社会需要正视,在视听传播领域,甚至整个人类社会活动领域,正在经历的这场生机勃勃并且极其广阔深远的视听化转型革命。
自从1895年电影诞生、1936年电视节目出现,视听表达始终是重装备高门槛的专业范畴。用视听语言自由书写、自由表达的愿望直到2005年,Youtube、土豆网的分享视频的出现,才得以实现。“今天,短视频、直播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成为了社会表达的核心语言,仿佛是我们的口语。”王晓红讲道。
从4G到5G,这种人类活动视听化转向的速度极其惊人。从2016年到2019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从1.53亿人增长到6.5亿人,平均每年增长近1.7亿人,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巴西(巴西人口1.8亿人);“抖音”的日活跃用户量在2018年初为3000万人,到2020年初已突破了4亿人。我们更可以看到,人的各种活动在各种短视频平台展开,全方位、立体化、多样性地展开,伴随着丰富的创新活动,完全改变了我们既往的活动经验。
“从电影到电视,再到今天的短视频、直播,对社会创新来说,它的内在动力机制到底是什么?”王晓红的团队在半年前就对这个课题研究发布了阶段性报告。
报告的核心议题是,短视频创新的核心机制是让每个人被看见。王晓红分享道:“短视频与传统影视不同在于门槛低、便捷性,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自由表达,进而‘被看见’,它为每个人提供了一种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提供了一种活动场景,其中隐含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性机会。”
王晓红认为,短视频、直播所能带来的改变难以估测。这种变化是短视频的技术特质。“我把它概括为双5E.Everybody‘s Engagement;Every day’s Experience;Every where‘s Emotion;Every Moment’s Envision;Every Groups Enlightenment。”
第一个E是时空维度上。即Everyone、Everyday、Everywhere、Every moment、Every group,人人可为,随处可见、随时可用。这个“5E”决定了短视频/直播的需求之大、连接之广、基础之厚、运用之便。
第二个E是功能维度上。即Engagement(参与)、Experience(日常经验)、Emotion(情感)、Envision(想象)、Enlightenment(启迪)。短视频、直播的“可见”“在场”使得这5E的功能倍增,使得互联网活动与表达带有丰富的、情感的、心理的、场景的体验,相较于文字、图片乃至长剧,更容易随时参与、更容易被带入。
但是,不是每个人“被看见”就能转化成经济价值,还必须实现从“被看见”走向“被关注”。“被关注”才意味着可能汇聚起大量的资源,包括人际资源,包括流量,从而实现流量变现,流量隐含着经济价值。
王晓红认为,短视频和直播的魅力之一是便捷性、低门槛特点,这是双5E第一个层次。出于改变、改善或者获得更好生活的需求,大量的人轻松投入短视频、直播活动中,因为它随手可为、随时可为,非常方便。为了吸引关注,各出奇招,其中展示了无限创造性,短视频、直播几乎是历史上最广泛地把人们纳入了经济活动领域。
短视频和直播的魅力之二是双5E的第二层次,“有乐趣的经济活动”。包含了在场感、过程性、情境化,包括了审美、文化、生活方式的展示,情绪情感的即时互动,哪怕不创造经济价值,人们也流连忘返。
王晓红提出:“短视频和直播对于社会创新的最大意义是拓展了人类活动空间,极大丰富了活动形态。手机视频的出现是今天到未来全新活动空间的原点和逻辑起点。”
人们的活动不再只是某方面的活动,比如经济活动,即便是一种经济活动,它也具有了丰富的形态,隐含了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视频所展示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互动过程、生活方式的推荐,它超越了“信息”“展示”意义,也引发了政治方式、经济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变化。比如,疫情期间县长、区长走到田间地头、商场推广商品,还有无数人通过视频采购生活用品,这是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关键词: 王晓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