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频道 > 正文

2018年,真的是新生代偶像团体元年吗?

2018-12-03 16:50:47 来源:新京报

今年上半年,两档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以下简称《偶练》)和《创造101》(以下简称《101》)一举捧出了NINE PERCENT、火箭少女101、乐华七子、ONER等不少新生代偶像组合。

依靠经营火热的粉丝经济,和极其迫切的大众偶像需求,这些团体中的成员蔡徐坤、孟美岐、吴宣仪等人的流量甚至不输于当年的“归国四子”(鹿晗、吴亦凡、张艺兴、黄子韬)。但繁荣背后,速食偶像的快消、综艺与经纪公司的博弈,也为偶像团体市场蒙上了一层巨大的泡沫。这些新晋偶像,究竟有没有盖过“前辈”?他们的未来又会如何?新京报专访多位经纪公司工作人员和业内人士,复盘“偶像团体元年”的虚虚实实。

新京报记者统计了《偶练》《101》中人气选手和TFBOYS、“归国四子”等艺人近半年的百度日均搜索指数、合作商业品牌类型和数量,以及截至11月26日的微博粉丝数量和微博超话阅读数量,发现新生代偶像的人气参差不齐,蔡徐坤、孟美岐、吴宣仪等几位艺人,无论人气还是商业价值,已经表现突出,但相比吴亦凡、黄子韬、关晓彤等出道多年的艺人还是差了一截。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归国四子”、“三小只”都试图远离流量标签,却仍离不开粉丝经济囹圄时,市场的天平悄悄向新人倾斜,偶像市场的更迭远比外界预期的更急切。

以下数据图请横屏观看

少数练习生通过节目爆红

26岁的李俊毅是最后一个确定参加《偶练》的选手。在这档节目之前,他曾经在韩国做过五年的练习生。但回到国内很长一段时间,他没有任何机会站上舞台。眼看着爱豆(偶像)的年龄从20出头变成十六七岁,李俊毅曾形容那段时期“触不到光”。然而《偶练》播出后,李俊毅不仅签约了觉醒东方公司,微博粉丝也从600涨到76万,整整翻了1200多倍。“工作量开始变得很多,晚上睡的会比较晚,但我觉得很充实,觉得自己能够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认识感到开心。”

无独有偶,17岁的刘人语在参加《101》之前,已经在ETM活力时代练习了三年时间,然而所获关注度与其实力远不成正比,“一直默默练习和创作”是刘人语常有的工作状态。但《101》的播出,一首被胡彦斌称赞的《麻烦少女》,让她的创作能力在短时间内被迅速知晓。节目结束后,刘人语在生日之际推出了自己的个人创作单曲《LRY》,之后公司推出的五人女子演唱组合ChicChili正式成团,刘人语在组合中担当主唱。同名先行单曲《ChicChili》也在各大音乐平台获得不俗排名。刘人语坦言,“自己演艺生命的根本,是需要靠作品说话的”。

在《偶练》中一路C位的蔡徐坤,今年只有20岁,但已经有三四年练习、选秀、甚至出道经历。2016年他参加了电视选秀节目《星动亚洲》并作为男团SWIN的成员之一出道。时隔一年,蔡徐坤便陷入沉寂期,直到《偶练》才成为真正走红的偶像艺人。拥有这样经历的蔡徐坤,已经算是怀揣偶像梦想的众多练习生中的幸运儿。

蔡徐坤。图片来自网络

借助养成综艺曝光

2018年为何成偶像团体元年?

有报告显示,2007到2017年这10年间,已出道的男女团体和即将出道的团体共计150个,但其中45%都已经停止活动,仅有17个团体存活3 年以上。10%的存活率,证实着偶像市场的一地鸡毛。

不少卫视也曾经试水养成综艺来助推偶像,但《星动亚洲》《蜜蜂少女队》《燃烧吧少年》都没有成功培养出霸屏式走红的团体。大多数团体都停留在偶尔出一支没有水花的单曲、接一接各地的商演、不时参与名气不大的网剧、网综录制的阶段。然而2018年,《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横空出世,却为沉寂已久的偶像圈子带来了一批新鲜血液。

让曝光和养成更有针对性

曾参与《中国有嘻哈》但未走红的朱星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偶练》挽救了他岌岌可危的歌手生涯。即便他只获得了第14名,但比赛后他已经为爱奇艺两部自制剧演唱了主题曲和片尾曲。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偶练》和《101》的成功,在于其极大发挥了粉丝经济“圈层自萌”的特点。这两档节目的受众群体明显更针对粉丝,以及对练习生感兴趣的年轻人。他们可以迅速在节目中对焦自己的新爱豆。“同样的练习生如果放到《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这类泛众的音乐节目当中,肯定不会有这么火的长尾效应。因为普通观众并不具备粉丝经济的消费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小鬼和朱星杰通过《嘻哈》没有红,却因《偶练》红了。”一位不愿具名的综艺评论人坦言。

NINE PERCENT。图片来自网络

某经纪公司经纪部总监李楠(化名)坦言,此前公司的腰部练习生无法消化,头部出道的艺人曝光渠道又太少,《偶练》和《101》无疑为没有名气的练习生群体,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曝光渠道,且在严苛的淘汰真人秀之下,为艺人塑造了更具故事性的“人设”,“偶像产业一直以来都相对小众和细分,这两档节目让圈外更多人了解到什么是C位,什么是团,什么是‘担当’。如果说上一个阶段练习生还在暗处苦苦挣扎,这两档节目无疑为他们提供了站在众人面前的专属舞台。”

后续资源提供就像售后

《偶练》和《101》提供的不仅是出道机会,还有后续一条龙的质保服务。这是之前不少养成综艺望尘莫及的。

《加油!美少女》的总制片人宋小歌曾表示,养成是一个布局非常大的产业链,这并非电视人能够自己做好的事,“很多综艺出品方并不是专业的音乐公司,很难直接提供更多的后续资源。节目想要真正捧红这个团体,就必须要后续给他不停地写歌、写作品、拍MV。歌还必须要好,不能把他培养成综艺咖。所以必须和非常多的顶尖公司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这种谈判成本太高了。”

反观姜滨为《偶练》请来了韩国SM公司的制作团队,为上游选手们打造专属的Battle歌曲;比赛结束之后,NINE PERCENT展开了全国多地区的粉丝见面会。火箭少女101更是“天之骄女”,出道后便为电影《西虹市首富》演唱插曲《卡路里》成为“神曲”,接洽了《明日之子2》的录制,拍摄了多家一线时尚杂志封面,近期演唱了电影《毒液》的中国区推广曲。

火箭少女101。图片来自网络

“经纪公司谁能掏几个亿来做一档节目?”1CM领誉传媒创始人、CEO周昊坦言,以往经纪公司只能为艺人拼命争取一线资源,没有流量的时候,只能靠公司拍的电视剧和歌曲来助力。但腾讯视频、爱奇艺就是一线资源,背靠的音乐、综艺、剧集储备是任何一个经纪公司都很难提供的。

网络互动性提升粉丝黏性

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偶像与粉丝之间最重要的便是互动性和伴随性。而网络平台在“全民”选择上的操作优势,已远远高于卫视平台。例如《偶练》和《101》的核心不再是技能的比拼,而侧重于由“全民制作人”也就是节目观众通过投票选出晋级和淘汰人选,这符合目前粉丝经济的操作逻辑——让粉丝通过网络平台,更切实地在每个环节参与偶像制作过程,使粉丝和偶像之间存在着隐形的契约关系。这是这两档节目能够长期“固粉”的核心所在。

“通过这类节目,粉丝能看到练习生从菜鸟到偶像的一个养成过程,通过分组激发大家的训练和练习。但在《天生是优我》等节目中,这个过程就被弱化了。”综艺评论人杨智帆表示,养成的伴随性和网络平台在伴随性上的优势,使得这两档节目成功突围,“无论是节目制作实力、粉丝、资本层面、艺人经纪等,这两档节目都达到了要求。而且还可以让粉丝直接投票参与,这跟当年‘超女’时代的短信是一个道理,有强参与感;再加上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功其实是一种必然。”

繁荣下的泡沫

一个行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创造101》播出之后,ETM的练习生招募又如期展开。过去前来报名的年轻人不足100个,但这次却有近300人争相加入,“数量翻了一倍,这是最直观的变化。从频次和人数来说,甚至超过了一些韩国公司的选秀人数。”ETM公司负责人坦言。

反观今年出道的练习生们却陷入尴尬境地。除蔡徐坤、吴宣仪、孟美岐、杨超越等流量稳固的头部军之外,其他艺人的火爆程度远不及预期。集结了陈立农、Justin、王子异、王菊的综艺《完美的餐厅》,播出过半总播放量只有1.5亿。无独有偶,乐华七子、董岩磊、小鬼的节目《奇妙的食光》在爱奇艺上的单集评论只有55条。

而那些没有成功出道的练习生,有一些甚至快速成为其他综艺的“回锅肉”。例如《101》选手刘丹萌、倪秋云、林君怡,《偶练》选手吕晨瑜、罗杰等均参与了东方卫视《下一站传奇》的录制。

偶像的顺势更迭和“偶像元年”的泡沫破碎,似乎比想象中还要急促。

偶像缺乏作品,后劲不足

“现在他们在一味地消耗人气。”NINE PERCENT的粉丝阿凯向记者抱怨道,“成团之后就说在准备团体新歌、新专辑,这都快一年了,经纪约都快到期了,新专辑算是等到了,团综感觉遥遥无期。”从成团到推出新专辑,粉丝等待了长达228天。眼看着火箭少女101一首首主题曲、新歌持续发表,NINE PERCENT的粉丝对《偶练》后续运营怨声载道。

做偶像的逻辑是依托市场,但粉丝们不会一味为偶像代言、综艺、商演买单,他们渴求新的作品和舞台,通过经纪公司运营,让偶像进一步在行业内拓宽影响力。“节目结束后,不能趁着有知名度就进行各种见面会和走时尚,去享受短期红利,这是对艺人热度的快速消耗。第二、第三季出来,第一季就会被遗忘,最终被人记住的还是艺人的作品。”

李楠坦言,她看到很多《101》选手在节目播出时有几千条点赞,节目结束后才过去三个星期就减少到几百条,“如今市场不能再依赖B端,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C端。你只有通过作品,更多去依托路人、歌迷的力量,才能够产生真正像SHE这样的爆款女团。”

共享经纪约考验契约精神

经纪公司层面的利益分配不均,也让偶像团体莫名遭到冲击。NINE PERCENT出道后,除了举行粉丝见面会之外,团综、作品迟迟未上线;团队成员朱正廷、范丞丞、黄明昊却参与了乐华七子所有音乐和节目录制。火箭少女101出道不过一个月,乐华娱乐与麦锐娱乐便联合发表声明要求孟美岐、吴宣仪、紫宁退团。

虽然后者的闹剧在契约精神的声讨之下,以三位成员归队告一段落,但“共享经纪”存在的利益分配争议,让节目的Slogan“打造团体”更像是围截粉丝的一场骗局。“共享经纪太考验契约精神了,这是中国和韩国不同的地方。”某养成综艺营销工作人员张斌坦言,“艺人红了之后,经纪公司肯定想享受TA的第一手红利,尤其像孟美岐、吴宣仪这种已经出道的艺人,让她们暂时放弃过去的赚钱渠道,对经纪公司来说肯定是损失的。韩国的养成综艺成功,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们严格遵守限定组合的玩法。”

早在养成综艺兴起时,共享经纪约便是国内养成综艺的“拦路虎”。据悉《加油!美少女》录制完成后,团队也曾试图和几个有潜质的艺人聊合约,最终未果,“主要是他们背后的经纪公司的立场都不一样,比如选出来七个人,有五个左右的经纪公司在后面,很多公司可能并不愿意让他的艺人进入一个团体。”

据知情人士透露,《偶像练习生》在共享经纪合同方面并没有磨合好,因此一些艺人还是以本公司的活动为先,这也是团体作品迟迟未能推出的原因之一。而《创造101》第二季则在原有的合同上重新拟定了更加细致的条款,以约束经纪公司。周昊坦言,杨芸晴进入火箭少女101之后,对于腾讯沟通的档期他是认同的,“首先这个团成立不久,我们尊重平台对她们的整体规划。当孩子们都有能力单打独斗的时候,我们再出钱出力出资源。”在周昊看来,共享经纪约是非常好的方向,一定可以产生1+1>2的效果。“加入游戏,就要遵守游戏规则。当然,共享经纪约之前中国没有搞过,磨合和完善也是必然的。”

【后记:综艺之后,市场才是真正的战场】

综艺制作和团体运营层面的不完善,并不能掩盖两档综艺在国内引起的粉丝狂欢。NINE PERCENT新专辑上线10天,数字销量突破48万;火箭少女101的合体活动一票难求。“这两个偶像团体在国内造成的轰动,是近10年都不曾见到的。SNH48也很难达到这个热度。”李楠称。

“偶像团体元年”,没有业内人士否认,它确实颠覆着中国偶像市场的固有格局,并令之更强大。只是更迭速度太快,《以团之名》的练习生在秋集会亮相的第二天,就有粉丝扒出他们的个人资料,并迅速成立了三家粉丝站子;《偶练2》的练习生阵容,一条推测帖便有10万+的阅读量。综艺结束后,谁又能持续占领C位?市场才是偶像真正的战场。

相比红起来的少数人,更多的练习生是沉默的“大多数”,没有通告、没有流量、没有舞台。有数据统计,仅是中国国内的练习生便数以万计,但每年能出道的寥寥可数。而出道过的艺人,很多也辗转过多家经纪公司,参加过不少选秀、甚至励志节目,但始终没有迎来高光时刻。李子璇就曾经在海外练习多年,眼看着身边其他练习生纷纷出道,她只能为其他偶像担任伴舞。回国后,李子璇参加了《加油!美少女》获得总冠军,那时她已经22岁,在偶像里属“大器晚成”。但这仍没有让她走向更大的舞台,时隔两年,她再度出现在《101》的舞台上。

不少偶像团体都在惨淡经营的偶像市场中挣扎着、放弃着。近期因参加《我就是演员》走红的檀健次就是偶像团体出道,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他曾透露,刚开始成为练习生是因为公司承诺两个月就能出道,但闭关培训却一下历经了4年。直到2010年,他终于通过MIC男团出道,但音乐市场的不景气,海外偶像团体的强势,让MIC很快淹没在市场中, “当时几乎一年时间没什么工作,那段时间我开始每天看电视剧,研究表演,努力开拓演员事业。”

某电商品牌创始人曾在2016年投资女团hello girls。有媒体报道她们在参加某企业年会商演时,尽管有一群员工热情地跑来和她们合影,却没一个人知道她们组合的名字。马剑越在《奇葩大会》上也以幽默的方式吐露过她所在的女团“1931”的辛酸史,“《奇葩大会》是我2016年唯一的通告”、“我们又没有MV,又没有新歌,又没有通告”、“我们团30多个人有20多个真爱粉”。而“1931”也于2017年底宣布解散。该女团前成员范薇在《101》节目里自嘲:“解散消息公布是我们团流量最高的一次”。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偶像团体运营人W分析当今的偶像市场,他看来,如今音乐市场早不是当年SHE、Twins走红的光景,国内没有舞台和渠道让偶像团体展现音乐和舞蹈,很多节目都因为团体没有人气纷纷婉拒。日韩偶像团体对中国粉丝资源也进行了大量掠夺,让毫无曝光途径的国产偶像只能圈地自萌。长此以往,很多偶像团体只能被扼杀在“没有流量,就没有舞台”的恶性循环中。

梦想的无处实现,令那些在练习室彻夜练舞、创作,每个月都面临淘汰和生计压力的练习生们感到绝望。不少练习生都在训练1年之后离开这个行业。李楠透露,她刚进入公司时练习生有50人,但两年之后只剩下10人左右,“有些是淘汰的,有些是自己离开的。我们经常鼓励他们,再努把力就能够出道了,但当时的市场确实很难看到希望,尤其是他们看到很多身边的人通过综艺节目被更多人喜欢,自己也会觉得,那我还不如先出道当综艺咖,为什么要艰苦地练习。”

新京报记者张赫编辑 佟娜

制图许骁倪萍 校对张彦君杨许丽

精彩推荐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23326号-29